作为一个接触日本动画二十多年,入宅十五六年的我的角度看,每次当新兴二次元爱好者滥用「动漫」这个词的时候都很难受,虽然想要刻意忽略这种滥用,但是却经常会被各种大数据推送的文字给充斥。这个感觉并非我一人独有,很多所谓的「老二次元」都有这种感觉,通常会采取不同的反应。一部分人因为受不了现在的风气,会戏称自己不是「二次元」,而是一个「臭看动画的/看番的」。一部分人不安于现状,努力与新来的群体科普早先的「二次元基础知识」。
实际上,动漫这个词从发源之初就是「动画」与「漫画」的合称,「动画」与「动漫」之间无法互相替代,这点无论是询问早先的ACGN爱好者们,还是百度百科等国内的一些公开科普资料,都是着重如此解释。然而近些年,随着二次元圈子逐渐大众化,依然有大量的人用「动漫」替代「动画」,用「国漫」替代「国产动画」。
在目前在新一代二次元群体中影响较高的B站中,使用的是「番剧」和「漫画」对二者进行区分,而国产的动画、广播剧/动态漫、布袋戏等,则被归类于「国创」,并未使用「动漫」或者「国漫」等具有争议的词汇对视频内容进行分类。
为什么新一代二次元群体流行用「动漫」指代「动画」?
根据我在网上的观察,基于这部分人的自我解释,总结下来通常有以下一些原因:
- 一部分老一辈家长,认为「动画片儿」是小孩子看的低幼向卡通,为了避免父母误会,一部分年轻群体为了将自己喜欢的动画与低幼卡通区分开来,使用「动漫」而不是「动画」来指代自己爱看的青少年向动画作品;
- 认为动画就是会动的漫画,所以「动漫」在含义上等同于「动画」;
- 既然动漫的范畴包括了动画,所以认为一切的动画用「动漫」表述没有任何问题;
- 接触二次元时大家都这么说,所以就理所因当认为动漫等于动画,并且语言存在变化的的,不可能一直不变。
关于这些观点,我觉得有必要一一进行解释。
关于第一点,在我所处的时代,基本会和父母解释:我们看的是日本面向青少年及以上群体的「动画」不是「低龄动画片儿」,很多动画是小孩子看不懂的。并且及时向父母普及一些日本动画的基本知识,如很多动画是给成人创作的,反映了很多社会现实,有很深刻的艺术内涵。有条件的家庭会邀请家长一起看一些高质量的日本动画来减轻这种刻板印象。或许有人问,为什么只强调日本动画?因为那个时代除了“上美影”的一些动画外,没多少国产动画能和日本动画比的。
关于上面的第二点,需要说明的是:动画和漫画在制作工艺和展现效果上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把动画比喻成会动的漫画,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刻板印象造成的误解。实际上,由漫画改编的动画作品只占一部分,还有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是原创动画、游戏改编动画、轻小说改编动画等等。如果硬要说存在一种会动的漫画,可能就是那种带有一些简易画面和插图的「广播剧」,这种类型也被目前的B站归类为「广播剧/动态漫」分类,与「番剧/动画」分类是完全区分开的。
第三点认知上的错误,对于一些新入圈的人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新入圈的人很容易在第一次接触某个词时,受到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曝光效应 (Mere Exposure Effect)、频率效应 (Frequency Effect)、语义饱和 (Semantic Satiation)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对词汇的认知偏差。比如,当他们第一次接触「动漫」这个词时,可能会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动画」的代称。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这种误解会变得根深蒂固,即使后来意识到「动漫」包含了「动画」和「漫画」,他们也难以改变最初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被告知原来的认知是错误的,但由于心理效应的作用,大脑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的认知框架,再去纠正或重新理解这个词就变得困难,潜意识里依然觉得原来的词汇使用更为合理。
为了破除这个心理现象,我们可以把「动漫」这个词替换成「父母」。「父母」是「父亲」和「母亲」这两个词的结合体,当你介绍你的父亲,而母亲却不在场的时候,你指着父亲对别人说「这是我的父母」,很明显不合理,而应该说「这是我的父亲」。只有当父母你都需要介绍的时候,你才应该说「这是我的父母」。反之同理,你向别人介绍一部动画时,说「这是动漫」,也是不合理的,而应该说「这是动画」。只有当你要介绍的作品同时包括了「动画」和「漫画」的时候,才可以说「这是动漫」。
注意:「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组合词(又叫复合词),虽然概念大于「动画」和「漫画」,但从性质上与同样包括这两者的「艺术」一词有很大区别。因为「艺术」一词并非这两者的组合词,虽然其包括了两者,但是本质是概括性用词(又叫统称词或上位词)。因为当你用组合词介绍对方的时候,对方必须得同时包含组合词中明确列出的所有内容,缺一不可,而概括性用词则无需有如此要求。如「父母」这个组合词对应的可以是概括性用词「监护人」,你可以对父母任何一方说「这是我的监护人」。更多的例子比如「碗筷」这个组合词也是同理,你不能对一双筷子说「这是碗筷」,你只能使用概括性用词「餐具」来单独指着筷子说「这是餐具」。
至于第四点的原因,则比较复杂了,我也只能用我有限的观察和知识来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下面会逐渐进行分析。
「动漫」一词的起源
「动漫」一词来源于动画(anime)和漫画(comic)的合称。
动画 (Anime): 动画这一概念源自英文“Animation”,指通过连续的静态图像形成动态视觉效果的艺术形式。日本的简写“アニメ”(anime)一词最早在20世纪初期用于指代动画作品,但随着日本动画的国际化,“アニメ”(anime)逐渐成为全球对日本动画作品的专用词。
漫画 (Comic): 漫画作为一种以绘画为基础的叙事媒介,后来指代日本风格的连环画作品。现代形式的日本漫画兴起于20世纪初,受到西方卡通和本土艺术形式的影响。手冢治虫等大师的作品推动了这一文化的普及。
在中国,随着日本动画和漫画的大量引入,尤其是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期间,很多日本的经典动画如《圣斗士星矢》、《七龙珠》、《美少女战士》等开始在中国电视台播出,同时漫画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市场。人们为了方便统一指代这两种相关的媒介形式,逐渐将「动画」和「漫画」缩写为「动漫」,形成一个涵盖性更广的概念。
由于「动漫」这个词将「动画」和「漫画」两个概念合并,提供了一个简洁、易于理解的标签,帮助商业公司在市场推广中更有效地定位目标受众。尤其是在面对大规模市场时,这种合并词汇使得宣传变得更加直接和清晰。在中国的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过程中,制作公司和品牌商将「动漫」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品牌来进行市场推广。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将相关的动画、漫画、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产品统一在一个文化圈子里,提高了营销效率。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动漫相关内容开始进入主流市场。商业公司利「动漫」这个词汇来吸引广泛的消费者,推广相关产品,如动漫周边、游戏、影视作品等。这种做法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也加速了文化的普及。
小众圈子亚文化的大众化的原因与弊端
目前的二次元文化,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那种小圈子里的亚文化了,充斥着各种复杂的内容在内,包括了饭圈文化。其中也有不少人沉迷嗑CP无法自拔,抛弃了去认真体会不同类型的动画作品带给人的思考的能力,而是单纯的对特定作品进行情感上的宣泄和满足。
很多小众圈子都挺怕被大众化的。在小圈子内的人看来,一旦圈子大众化,就会有大量对圈子的内容“一知半解”的半吊子的人进来对整个圈子进行“重新定义”,通过一些“指手画脚”来将圈子改造成自己理解且舒适的样子,而对圈子的原始内核与文化不管不顾。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多半是资本的运作导致。资本从中嗅到了商机,才会对某个圈子进行刻意的改造,以符合大众的审美和理解,进而获取更多的利益。为什么要改造?因为小众圈子之所以是亚文化,是因为其内核是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有着很高的理解门槛。如果维持其内核不变,很难逐渐扩大为大众都能接受的文化。
拿B站举例,过去的B站注册需要回答100道题目,这些题目很多是资深的ACGN爱好者都很难一次拿到高分的题目,用这种手段来避免大量不了解这个圈子的人涌入网站,对圈子的生态造成破坏。那时,获取一个B站账号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当然,那个时代也不是只有B站,还有A站,以及各种门槛更加严格的ACG类论坛。随着大环境的变化,B站逐渐的转型,这些门槛一步步降低,目前为止,想要获取一个可以发弹幕的B站账号都很简单,转正的答题内容也非常简单(我的母上大人都能一次答题通过)。
在过去,新入圈的人,需要观看足够多高质量的动画,接触一定量的漫画、Galgame、轻小说、同人作品等,并学习很多ACG相关的常识,才能逐渐融入。虽然门槛较高,但是能保证圈子的生态和谐,很多高手大神在圈子里发展创造自己的东西,而普通人也会深度探讨各种优秀的ACGN作品的价值观与内涵,欣赏其艺术形式,研究背后创作者的心路历程等等。
而现在,门槛低了对很多人是有友好,但是人性也是如此。一些人看了几部比较火的动画,如《东京喰种》、《进击的巨人》、《鬼灭之刃》、《咒术回战》等,就各种磕CP,买谷子(周边),到处宣扬自己是优越的二次元,来博得自我认同和心理上的区别他人的优越感。一部分人借此获得一些社交平台的流量,还有一部分人拿到流量后就开始赚钱等等,充满了浓浓的饭圈和商业气息。
如果向这些人询问:你们通过看这些作品,获得了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又或者是否去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很多人很难回答出来,甚至连作品是原创、漫改、还是轻小说改、或者是游戏改编都一无所知。也正因为这种情况的泛滥,一些坚持维护自己ACG圈子纯正的一些深度小圈子,会对注册会员进行邀请制,需要回答看过的作品,并写一些观后感后才有几率获得考核获取账号。也有人开玩笑说,这些人随便拿一本当年的硬核二次元杂志《二次元狂热》看,可能都完全看不懂。
也正因为如此,看似门槛变低,小众圈子被更多人承认,更多人可以加入进来,但是圈子的生态与内核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更加的浮躁和充满戾气,甚至为了哪个角色是否更好看而争得面红耳赤,丝毫不在意作品背后想要传达的东西。而其中很多内核很空虚,仅仅靠爽文或者人物美型支撑的作品,在饭圈的冲击下却能得到非常虚高的分数。
当圈子不再是之前的圈子,那么获得公众的承认又有何意义呢?只会让原本喜欢真正这个圈子的人失望而已。
「老二次元」群体与「新一代二次元」群体存在本质不同
从本质上来说,现在的二次元群体,与过去的二次元群体,并非同一个类型的群体。
「老二次元」在过去这是一群喜欢ACG(ACGN)的爱好者们。大家基于对日本二次元文化中:Anime(该词特指日本动画)/Animation(传统意义上动画)、Comic(此处多指日本漫画)、Game(此处多指日本的游戏如Galgame、日式RPG、战棋、策略、弹幕射击、音游、动作、冒险解谜等类型游戏)、Novel(多指轻小说Light Novel等类型)等多种类型的作品的喜爱,逐渐发展了一个ACGN的亚文化华人圈子。
在那个时候,ACGN通常特指在中文圈喜欢日本ACGN作品及衍生作品的人群,这些人群一般对这些文化有着很深的理解。他们时常关注日本的二次元作品,对日本的亚文化圈有深度的认同和理解。这些爱好者们对作品的剧情、人物塑造、世界观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追求,深刻理解作品背后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在早期,由于传播手段有限,这个群体相对小众,通过互联网论坛、贴吧、同人创作、线下聚会等方式形成了一个自发的亚文化群体。与外界的联系不多,彼此之间更加亲密,互动的质量也相对较高。二次元在当时则特指日本的这类文化总称,与ACGN文化两者虽并不等同,但有时也会在局部场合混用。
随着资本的涌入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二次元概念被从日本借用过来,直接硬套用在了中国的市场上。资本为了吸收大量的人群,将国产的各种动画作品、游戏作品等,均冠以二次元名义进行包装,重新定义二次元群体。野蛮的资本并不会在乎你这个圈子如何,只知道如何创造热点,创造话题,创造流量。而很多比例的人群也是盲目的、纯娱乐的、跟风的,缺乏对二次元背后文化、历史及核心精神的深度理解。这种浅层接触带来了更大的用户群体,但也稀释了原本圈子的文化深度,「新一代二次元」群体由此诞生。其中的确有不少刚刚接触但是真的热爱这个文化的人群,但是在这种资本流量的大环境的熏陶下,也可能也因此被带歪,很难接受到更加有深度的内容。
流量和话题成为了资本追求的重点,热点话题的炒作取代了过去对内容本身的关注。大众更多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获取碎片化信息,而不再深入探索ACGN的精髓。想回到那种纯粹用爱发电,用爱创作,静下心来研究和体会二次元的美好的环境,几乎很难实现。正因如此,也导致「新一代二次元」的刻板印象成了:看过几部热门动画,喜欢饭圈文化,狂嗑某些角色CP,疯狂出各种火热美型角色Cosplay,购买大量饭圈文化的周边,越来越多花里胡哨的“二次元替代词”,玩几款爆款国产二次元风手游,通常涉足这类商业浓度极高的活动等等。
二次元专属词或黑话
有意思的是,在两拨不同群体中,二次元专属词或黑话的差异也非常之大。
在过去的ACGN圈子中,二次元专属词汇通常有两大类,一种是基于某些作品或者某些事件产生的玩梗类,没有实际的日常作用,只有吐槽时才会使用,纯粹用于取乐。另一部分是直接照搬日文词汇音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音译词在中国并没有合适的简单替代词可使用,所以进行了照搬,注重实用性。
帝都(北京)、妖都(广州)、魔都(上海)、11区/霓虹(日本)、Orz(失意体前屈)、死库水(日本学校女生集体泳衣)、御宅族(特定文化领域极度狂热者)、同人(非官方创作)、本子(同人性质含特殊情节的漫画册子)、CV(声优)、绝对领域(短裙与长袜中间未覆盖的区域)、领便当(角色死亡)、现充(现实生活充实的人生赢家)、FFF团(异端审问会·FFF团反对异性恋虚构组织)、萌(日本宅文化中的可爱审美)、bilibili(御坂美琴/炮姐)、cos/cosplay(角色扮演)、coser/cosplayer(角色扮演者)、立flag(通常用某种困难的承诺实现未来达成悲惨转折的伏笔)等等。
而现在的二次元圈子,因为商业化的原因,买卖周边与漫展行业越发发达,也因此在相关行业产生了很多黑话(其中一小部分是过去就有,大部分是后来逐渐衍生出来的黑话),这些黑话一部分是来自于中文,一部分是照搬自日文。其中一部分目的应该是为了方便使用,但是也有不少黑话个人觉得纯粹是为了黑话而黑话,来体现圈子的独特性。如果黑话说不对就会被认为是萌新,还可能会受到区别对待,导致不少人对此的负面印象越发加重。
无料(赠品)、谷子(周边)、吃谷(买周边)、普谷(普通周边)、湖景谷(比较珍贵的周边)、海景谷/房(稀有珍贵的周边)、吧唧(马口铁徽章)、肾/交肾(交钱)、推/担/妈(喜欢)、柄图(图案)、XX汇(具体汇率比例)、单领(单独卖,自由选择角色)、抱盒(购买官方的一整盒周边)、盲抽(随机盲盒)、通贩(预定按量生产在网络贩卖)、场贩(限量发售在线下当场卖)、特典(达到一定金额后随物附送的赠品)、set(一整套周边)、回血(二手卖周边)、大盘(一大套周边)、散货(瑕疵品)、初伤(出货初期就有的瑕疵)、景品(活动送的周边)、痛包(挂满周边的包包)、同担(喜欢同一个角色的人)、同担拒否(拒绝以任何方式与同担接触)、妈咪(买卖周边的人)、亲妈(某些角色周边买的很强的真爱粉)、太太(买周边尊称)、验尸官(对周边瑕疵特别在意的人)、食量(购买力)、固团(固定的买一套的拼团)、打野(没有固定拼团的人)、捆(捆绑销售)、分食(拼团套中冷门角色无人担大家分着买完)、调价(拼团中增加热门角色价格降低冷门角色价格来刺激购买冷门角色)等等。
集邮(与coser合影)、远集/远程集邮(无法去现场的人朋友代替用照片与coser合影)、妆娘/妆爹(化妆师)、有料(付费物品)、无料(免费物品)、场照(现场拍照)、互勉(一起努力完成)、CN(coser圈名)、GD(交流认识新朋友)、返图(拍的照片发给对方)、扩列(加对方联系方式扩充好友列表)、老师/太太(很厉害的人通称)、毛娘(假发造型师)、色纸(正方形硬签名版也可画画)、出C(扮演角色)、投食(向coser提供食物)等等。
可以看出,商业气息浓厚的环境下,现在的二次元的圈子中很多比例的人貌似更加注重的是物质收集和角色饭圈层面的满足感,对于二次元作品本身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在这种环境下,角色本身和作品的核心内容可能会被一些外围的活动所掩盖。例如,购买周边、收集签名、参与角色相关的社交活动等,常常会占据粉丝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情况类似于虚拟角色的追星活动,角色和作品本身可能会成为一种附属品,而不是核心关注点。虽然这使得二次元圈子的经济活动更加活跃,但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比如对作品本身的关注度下降,以及圈子内外对真正的二次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变得更加表面化,这常常被「老二次元们」称为「浓度很低」。
好文。
我是小学的时候(十几年前了!)从马里奥系列游戏开始,逐步了解到 ACGN 圈子的存在,并且深深的迷上了里面的东西。
可惜我在一座三线城市上学,我对二次元的喜爱不被身边任何人理解,甚至因此被当成异类排挤、遭到校园霸凌。不过幸运的是,我当今的互联网社交圈子就是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如今,我对二次元圈子的理解跟他们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依然觉得自己有点异类的味道。
遇到霸凌这是真的过分了,你真不容易 ( ,,´・ω・)ノ"(´っω・`。)
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追番,叫双星之阴阳师,第二部是超电磁炮
也许是我开始入二次元的时候确实离现在不是很远,所以博主提到的 用爱发电之类的说实话真的没有很多的感受 当二次元不再是一个亚文化,这个圈子里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当然也就会出现许多不同的混圈方法,有人或许会喜欢探究动画背后的相关文化的故事、有人会喜欢去小红书上大大们画的同人 当然就也会有单纯喜欢磕CP和买谷子的 我大概是属于新一代二次元吧
当初的二次元群体,因为不被主流社会认可,大家都是自发组织起来宣传自己的文化。有无数自发的群体熬夜从日本拿到国内翻译制作各种ACG作品和音乐等资源,尽管很累,但也开心。
当年光一部动画作品,火的就有十多个字幕组同时从日本搞片源然后连夜翻译分享,每个季度几十部动画基本都被上百字幕组瓜分。漫画小说游戏的翻译汉化也是如此,还有专门买CD分享音乐等工作组。那时论坛和群也是遍地开花,杂志也是百花齐放,各种论坛和群都天天谈论每一部动画的内涵和自己的感动,分享自己的观看体验。都是无偿的,单纯热爱喜欢,这就是用爱发电。每个人也有自己独特喜爱的角色,有的人会COS,有的人会做成同人作品,但不会因此掐架。
主要是这些年资本的涌入,饭圈文化和资本化的过度发展,导致很多很乱的现象产生。饭圈文化和资本化的渗透,会让各种亚文化变味。人们的爱好不再是纯粹的,有爱的,而是逐渐变成了物质上的攀比。在资本和饭圈的冲击下,字幕组基本也解散的差不多了(甚至有的动画已经沦为无人翻译的地步了),各种论坛也都基本无了,剩下的只有浓厚商业性质的网站。
喜欢买谷子没问题,但是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你花了越多的钱买谷子,那么你的地位就高。现在玩COS越专业,懂得黑话越多,也越优越,而一些刚入圈的人参加个漫展因为不懂黑话,被各种歧视。不推同一个虚拟角色的人群之间也会互相鄙视(我雷XXX),然后演变成骂战。
通过黑话的举例也能看出,目前的黑话都是以资本化与饭圈文化息息相关。当爱好不再纯粹,而是变成了商业活动和饭圈文化,这种二次元早就已经变味了。
这里被某些人看到了,特殊人群,又要叫什么“某日的狗”,我寻思的这思想怎么能比封建还封建,真的讨厌
二次元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值得思考的好文,我入坑动漫坑以来就知道动画是动画,漫画是漫画。现在的我只敢说自己是臭看动画片的,偶尔特别喜欢的故事会去看看漫画和原著。像新生的二次元词汇黑话我还真不太明白和知道。
对啊,动漫本来就是动画+漫画的意思。有人说“我看了一部动漫”,说明他把动画和漫画当成舶来品。在他那个圈子里,凡是舶来品都是好的,都是值得炫耀的。只要是进口的,只要够贵,他就会说好。好在哪里,他说不清楚。他把宅物当作一种上档次的进口货。还有些人根本不读书,他也要在自家放个书架,在书架上摆满各种标题艰深的很厚的书。他实际上不看书,他做个样子给别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