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很早上映的电影,由于当时对其大面积宣传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就一直没看。直到最近才找到看了一遍。

先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宣传过于强大,我本来对这部电影的期待还挺高,但是真正开始看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心理落差。不得不说,这部片起码是带动了我的情绪波动,让我一会笑一会又感动。不过看完后,感觉和其他不差的电影差不多, 在我心中并没有达到之前宣传的高度。

《你好,李焕英》剧照
《你好,李焕英》剧照

我本来就是一个泪点比较低的人,对于这类电影,你说我不哭,是不可能的。但是,让我哭的电影,我未必会把它放在很高的位置,可能是中间有很多笑点真的很冷,导致我瞬间出戏:比如“纨绔子弟”读成“zhikua子弟”这种方式非常冷的笑点,还有冯巩客串“我想死你们了”这三秒的几十年老梗。

我去看了下豆瓣的影评,这部电影现在在豆瓣已经降到了7.7分,而这部电影实际在我心中的分数,也就7分左右,还是差不多的。其中有的人给了三星的评价,表示:“完全没有戳到泪点,不知道为什么分数这么高”、“大家都说好看,难道是我不太一样?”这样的评论,在我看来这些评价的出现是非常正常的。任何一部作品,即使是现在最优秀的作品,也不能做到100%的五星满分评价。因为一个电影是“好电影”还是“坏电影”,本身就没有绝对的衡量指标,所有的评价均是带有主观色彩的。

《你好,李焕英》剧照
《你好,李焕英》剧照

所有的观众,因其受到不同的环境影响、不同的年龄段所经历的不同的年代、甚至自己目前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对于同一部作品,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想。而豆瓣的评分系统,还是基于大多数人主流评价为基准的,一部评分高的作品,只能说明它适合于大众的口味,或者说是绝大多数人的口味,并不是代表这部作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部“好作品”。如果一部作品所有人都觉得好,没有人觉得不行,那我可能就会质疑这个评分系统是不是遭到数据篡改。

当一个人对作品的评价和主流声音不同时,不用质疑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和别人不一样不代表就是错的,自己也没必要一定和其他人持有同样的想法。如果有人强行和你争辩,那只能说明对方喜欢道德绑架,这是对方的问题。在这个年代,网络上的舆论是很容易造成一边倒,这样不同声音的群体便非常弱势,进而产生自我怀疑。

《你好,李焕英》剧照
《你好,李焕英》剧照

仔细想想,这部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本身就有很奇怪的逻辑:贾玲为什么要一直想要母亲开心?那是因为自己一直“不争气”导致母亲不开心,母亲还说过“你啥时候能让我长回脸”这种话。而到了最后,母亲又一反常态认为“希望女儿过得开心就好,自己一辈子都很开心”,这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这个潜台词不就是“让母亲长脸”和“女儿过得开心”画上了等号?最后母亲开心,女儿也开心,贾玲完成了自我满足自我诠释?

现实中,很多人的母爱也是如此。在母亲看来,爱孩子就是希望孩子争光、自己有面子,然后觉得孩子有出息了就是幸福的,给孩子提前安排好了人生的道路,必须要走在被安排的这个道路上才是好的。也正因为这种一厢情愿,才会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不断的受挫、进而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情绪。这部作品中的贾玲,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如果自己没出生就好了”这种消极的想法。归根到底,是母亲对孩子从未有过真正的肯定导致。

《你好,李焕英》剧照
《你好,李焕英》剧照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想是缺乏“共情能力”、“自以为是”,甚至说“你这种不也是一种道德绑架?”,那还是要回到之前我所说的观点:我为什么一定要和你们一样共情?当你说别人自以为是的时候,自己何尝不也是“自以为是”?凭什么人就不能有自己的道德观,非得和其他人一致?用“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来掩饰自己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何尝不也是一种“道德绑架”?

一部作品就能反映出不同的观众的内心,或许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